技术的进步造成了供应链的混乱

作者::SiliconExpert于2019年2月13日

卡拉利亚斯制作公司的行业执行顾问乔治-卡拉利亚斯的客座博客

早在1965年,飞兆半导体和英特尔的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写了一篇论文,在其中介绍了他对集成电路未来的观察。这一观察结果后来被称为摩尔定律。摩尔预测,密集的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在50多年里一直是正确的。

半导体设计方面的技术进步是由制造商的需求推动的,而制造商的目标又是由世界各地不断扩大的技术狂热的消费者的永无止境的需求推动的。正是公众的胃口助长了摩尔定律。

但是有一个问题。那些为审批周期长、甚至产品使用期限更长的系统设计了部件的工程师,如汽车、飞机和医疗设备,发现自己处于没有部件来制造他们公司产品的混乱局面。即使是不太复杂的产品,如果在超过几年的时间里没有变化,也会成为这种混乱局面的受害者。

再加上半导体制造商决定结束一个部件的使用寿命,因为在他们看来,与较新的升级版相比,它是一个利润较低的产品。

那么,当对某些部件的需求超过了可用的供应量时,会发生什么?通常要争先恐后地寻找合适的外形/尺寸/功能替代品,或者需要重新设计,以保持最终产品的生产不受影响。

然而,重新设计并不容易。在一个高可靠性的应用中鉴定一个半导体的成本可以达到数百万美元。在最初设计时,系统的大脑(CPU)需要逐行进行代码编程验证。然后进行鉴定,首先是在零件层面,然后是系统层面,然后是在实际可交付的项目中。如果一个部件每三年就被淘汰一次,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生产的能力就会被严重削弱。

重新设计所需的时间也是个问题。需要工程资源,一个新的设计可能需要两年的时间,对于更先进的应用,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而这正好赶上最新的元器件的生命周期通知,让程序重新开始。

了解一个部件未来的潜在可用性是有帮助的。当设计一个产品或系统时,工程师必须高度注意哪些零件将从供应链中消失。是的,有必要将包括的技术变成最新的和最伟大的,具有系统所需的所有能力。然而,提前了解所有部件的发展历程,并估计这些部件的寿命在近期和远期会发生什么,从长远来看,可以节省资金和烦恼。

3